近日,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《2020年安徽省5G发展工作要点》,主要指出将推进5G网络建设。全年全省完成20000个5G基站建设,力争达到25000个,实现了5G网络对5个开发区的深度覆盖。
同时,在合肥开展5G网络对标示范工程建设,实现重点发展园区5G深度覆盖,推动全省各城市重要公共场所、区域及地铁、车站、机关办公大楼等各类公共设施向5G网络设施免费开放。
加大5G相关产品的R&D力度,充分发挥“屏幕-核心-终端”联动集聚优势,加快一批5G产业链项目的布局和建设,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R&D 5G零部件、网络设备和应用产品生产企业,引导和推动有基础、有条件的城市和工业园区重点建设5G产业生态。
深化5G产业应用,选择10个“5G产业互联网”优秀解决方案,培育5个5G应用“网络之星”企业。积极争取全国“5G工业互联网”试点示范。推进“5G智能联网车”、“5G动力物联网”和“5G智能农业”发展。
全文如下。
1.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1。推进5G网络建设。全年全省完成20000个5G基站建设,力争达到25000个,实现了5G网络对5个开发区的深度覆盖。(省通信管理局、市人民政府、基础电信企业、安徽省电信大楼分公司)2。开展合肥5G网络对标示范工程建设,实现重点发展园区5G深度覆盖,推动全省各城市重要公共场所和区域以及地铁、车站、机关办公大楼等各类公共设施向5G网络设施免费开放。(市人民政府、省通信管理局、基础电信企业、安徽省铁塔分公司)3。制定全省5G基站的站点分布方案。(基础电信企业安徽铁塔分公司)4。各城市组织编制5G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。(市人民政府)5。推进基础设施资源“一张图”的编制。(省交通厅)6 .推进江淮大数据中心通用平台和政务云平台建设,实现政务数据(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数据除外)100%融合,社会数据60%融合。(省数据资源局)2。促进5G产业的发展。推进5G联合创新中心和5G体验中心建设。(省经济和信息技术部)8。加大5G相关产品研发力度,充分发挥“屏幕-核心-终端”联动聚集优势,加快一批5G产业链项目布局和建设,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R&D 5G零部件、网络设备和应用产品生产企业,引导和推动基础和条件城市及工业园区重点建设5G产业生态。(省经济和信息技术部、省科技厅)9。指导组建省级5G产业发展联盟,支持联盟开展各项交流活动。(省经济和信息技术部)10。推动5G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,形成一批新的5G发展模式和格局。(加速5G发展省级协调小组办公室成员)11。依托原省级以上开发区,我们计划建设一批5G产业特色园区。(相关市人民政府)第三,深化5G产业应用。12.选择10个优秀的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,培育5个应用5G的企业“网络效率之星”。积极争取全国“5G工业互联网”试点示范。(省经济和信息技术部、省通信管理局)13。推进“5G智能网络化车辆”发展,组织实施“5G-V2X现场测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”,推进合肥市汤西河智能道路和网络化车辆示范线建设。(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公安厅、省交通厅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分工负责。)14。推动“5G电力物联网”发展。与相关单位共同推进“5G电力物联网”建设,积极开展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、精确负荷控制、配电网PMU、分布式能源控制、用电信息采集、移动运营、综合视频监控、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等5G创新应用的研究和示范。(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公司)15。大力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。组织实施《安徽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行动方案(2019-2022年)》,选择一批超高清视频项目。鼓励广播影视节目制作、播出和传输机构制作和播放4K超高清视频内容产品,探索创建基于5G的融合媒体平台,探索“5G超高清视频”在现场表演、景区和超高清视频传输中的应用
(省发改委、省邮政局)第四,扩大5G在社会领域的应用示范。19.推广“5G智能医疗”,开展基于5G的远程协同手术、移动重症监护室等试点项目。(省卫生和健康委员会)20。推进“5G智慧教育”,开展5G知识培训,探索整合应用场景。(省教育厅)21。推广“5G智能养老金”。依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,建设省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;推动5G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,打造一批智能养老机构和智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。(省民政厅)22。推广“5G智能旅行”。在大黄山国家公园组织实施“5G智慧旅游”示范工程。(省文化旅游厅、黄山市人民政府)23。推广“5G商业零售”。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和直播、短片等创新模式的应用,推动传统销售和服务升级。鼓励商业街区应用5G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,全面提升街区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,积极打造智能街区。(省商务厅)24。推广“5G智能司法”。推进智能监狱建设,开展“5G移动警务”,整合“移动社区康复体育设施医疗采集”,开展“5G智能戒毒康复治疗社会延伸联盟”建设。(省司法厅)25。推进“5G城市治理”。加快5G和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、应用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协同建设,推进智慧城市应用的演进和升级。围绕城市精细化治理、惠民服务、生态宜居等重点领域,打造“5G”智能政府服务、智能交通、智能照明、智能安全、应急管理等场景。(市人民政府)26。推广“5G智能水利”。充分利用5G高带宽、低延时的特点,实施5G水利高清视频监控试点建设,形成多方案互补、多技术融合的有线视频监控水利视频监控平台,支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调度决策,增强重要水利工程的遥感和监控能力,为5G在全省水利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创新模式。(省水利厅)五、加强5G安全体系建设27。加强5G网络设施的安全保护,强化5G网络安全架构,确保5G通信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安全性。(省交通厅)28。加强5G应用数据安全服务。提高5G数据信息的保护和防范网络攻击的能力,为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构筑强有力的防线。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,加强备灾能力建设,提高救灾能力。(省交通厅)29。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体系,统筹5G系统的分级、归档、评估和安全检查。(省公安厅和省交通厅按职责分工负责。)六。加强5G发展的各种保障。30.开展5G规划和支持政策的宣传和实施。举行新闻发布会,解释政策,制作文件和政策图表等。并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。(省经济和信息技术部)31。建立省级5G发展协调联络制度和定期调度制度,并定期汇报进展情况。(加快5G发展特别协调小组省办公室)32。为5G基站的功率上报和安装服务提供绿色通道,支持合格的5G基站在电力公司开立独立账户,落实国家相关政策,积极推进电信运营